过去几个月,可观测性(Observability)领域正快速走向标准化、智能化与平台融合阶段。无论是 OpenTelemetry 的技术演进,还是大模型能力在可观测性平台中的落地,背后都预示着传统监控、安全与可观测性的融合,正从愿景走向现实。
 
基调听云CEO Wood 将通过多个视频解读当前可观测性技术与市场的关键趋势。
 
 

 

OpenTelemetry的技术进展

OpenTelemetry 在 CNCF下的活跃度继续保持第二,仅次于 Kubernetes。从标准化角度看,它正在形成真正的“跨语言、跨平台、跨信号”语义模型。
当前已有重要进展:
  • HTTP Span 已稳定,数据库、消息队列等语义定义正在完善中;
  • Collector 预计将于年内发布 v1.0,架构进一步简化,易于部署与运维;
  • Profiling 信号已完成数据模型设计,基于 eBPF 的持续剖析 Agent  也有望在 2025 发布;
  • 多语言 SDK 尤其是 Go 语言的探针已经支持无需修改代码直接接入。
更重要的是,OpenTelemetry 生态正在引入大模型(LLM)、向量数据库、Agent 工作流的度量标准,为未来的 AI-native 应用的可观测性打下了语义基础。

推荐阅读

  •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,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该系统通过整合各种技术和工具,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监控IT基础设施,确保业务的顺利运作。运维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,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,避免潜在的问题和损失。

    2023-09-12

  •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,企业对业务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要求日益提升,而应用性能管理(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,简称APM)作为关键一环,其中的全链路监控方案更是扮演着“业务健康体检师”的角色。本文将深入探讨APM全链路监控方案​的价值、原理及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。

    2024-02-01

  • 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,it基础设施监控工具成为保障业务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。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如何高效地监控it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一项紧迫任务。本文将从效能提升和系统稳定性两个关键角度展开,了解其价值。

    2024-01-17

  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,企业的业务系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,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性、高效性和安全性,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挑战。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业务系统的需求,需要借助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,实现业务系统的全栈式监控、智能告警、协同工作等功能,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,降低运维成本和风险。

    2023-05-17

  • 公司对于it系统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。为了保证企业it系统整体稳定性、安全可靠性,这样的管理越来越尤为重要。它指的是对企业it系统进行监测、日常维护优化的一类管理模式。在目前的复杂的it的大环境下,它早已成为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
    2023-04-03